抗-HBc,即抗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是乙肝病毒核心抗原的对应抗体,并非保护性抗体,其存在是受到乙肝病毒侵害的指标之一。抗-HBc阳性通常表示机体有乙型病毒感染,可能的情况有:
1、既往感染:身体曾接触乙肝病毒,但自身免疫系统成功清除病毒,产生了抗体,此时一般无传染性。这种情况下,患者前往医院检查时,抗-HBc呈阳性,但其他的抗体都呈现阴性结果。
2、当前感染:包括急性感染恢复期,一般是处于乙肝急性感染的恢复阶段,病毒量逐渐减少。慢性感染,可能是慢性乙肝患者,病毒持续存在,病情较复杂。隐匿性感染,指的是体内有乙肝病毒,但常规检测难以发现,仍有传播风险。
如果患者前往医院做检查时,除了抗-HBc阳性之外,其他的抗体也呈现阳性结果,则考虑是正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因病毒在肝脏组织当中大量繁殖,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清除病毒的过程中产生了相应抗体,所以会出现阳性结果,此时患者可能还伴有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
此外,由于不同时段核心抗体在体内的水平不同,或者在不同医院检查仪器、试剂存在误差,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即抗-HBc假阳性。需要强调的是,抗-HBc阳性单独分析一般没有太大的意义,需要和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等在一起分析才有临床意义。例如:如果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和抗-HBc同时阳性,表示乙肝大三阳。如果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和抗-HBc同时呈阳性,表示乙肝小三阳。临床上乙肝大三阳和乙肝小三阳都不一定有症状,主要看肝功能,肝功能有问题才可能出现临床症状,如黄疸、消化不良等。
综上,抗-HBc阳性需要结合乙肝五项的其他指标、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等检查,由医生综合判断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