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包括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等,需要先查明病因分类,在进行治疗,常见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1.分泌性中耳炎:可用专用麻黄碱溶液保持鼻腔和咽鼓管通常,同时可使用鼻喷糖皮质激素类物质如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配合使用粘液促排剂,如桉柠蒎、欧龙马滴剂。如治疗效果不明显,则需要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鼓膜置管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等。
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是尽早控制感染,包括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全身治疗主要为尽早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一般使用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鼓膜穿孔前可用专用酚甘油滴耳,没有减轻,行鼓膜穿刺抽液。鼓膜穿孔后应清洗,局部应用抗生素,如氧氟沙星滴耳液。
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可见鼓室黏膜充血严重,应去除病因,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和改善听力,用抗生素溶液与糖皮质激素混合滴耳,如有些医院会自制左氧氟沙星地塞米松滴耳液消炎,在炎症控制后可行鼓室成形术。
4.中耳胆脂瘤:应尽早手术治疗,根据是否涉及乳突处理,可分为鼓室成形术和乳突根治术。
中耳炎患者应及时就诊,在医生明确诊断后规范用药和治疗,平时要注意日常生活的护理,注意耳部清洁,避免污水入耳,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