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吃母乳拉稀怎么回事

2024-06-21 03:39958次浏览

宋志强主任医师

消化科 | 三级甲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婴儿吃母乳拉稀,通常称为母乳性腹泻,常见的原因主要包括母乳不耐受、生理性腹泻、受凉或母亲饮食因素、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等。如有疑虑,可咨询医生以获取专业指导。

1、母乳不耐受:婴儿体内可能缺乏乳糖酶,导致对母乳中的乳糖不耐受,从而引发腹泻。乳糖不耐受通常还伴随哭闹、烦躁、腹胀、腹痛等不适。一般需要做粪便检查或血液检查来明确诊断。

2、生理性腹泻:大多数新生儿身体中存在胃结肠反射,吃母乳后会对胃内神经造成刺激,肠道蠕动速度加快,可能导致大便频率上升,表现为腹泻。这种腹泻通常不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属于生理性腹泻。生理性腹泻的婴儿通常精神状态良好,体重增长正常,无需特殊处理。

3、受凉或母亲饮食因素:如果平时没有做好婴儿的保暖措施,导致婴儿受凉,也可能出现腹泻症状。此外,母亲饮食过于油腻或刺激性食物,也可能影响母乳成分,导致婴儿腹泻。

4、消化不良:如果母亲没有正确喂养婴儿,如一次性让婴儿吃过多的奶,可能导致婴儿胃肠功能紊乱,引起消化不良,进而出现腹泻。消化不良还可能伴随肚子胀、吐奶、大便有酸臭味等现象。通常需要进行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以及腹部超声检查来明确诊断。

5、急性胃肠炎:如果母亲没有做好乳头部位的卫生护理措施,可能诱发细菌感染。婴儿在吃母乳时容易将带有细菌的奶水吃进胃里,从而引发急性胃肠炎。炎症刺激会导致婴儿腹泻,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排便次数增加以及发热等症状。通常需要进行大便常规检查、胃镜检查以及血常规检查来明确诊断。

当婴儿出现腹泻症状时,家长应仔细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和生长发育情况,并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家长还应注意做好婴儿的保暖措施和乳头部位的卫生护理措施,避免婴儿受凉和感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