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潜在危险,治疗上主要有两个目的:即刻缓解缺血和预防心肌梗死等急性事件发生。
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1~3天;
2.床边会有24小时心电监护,用来观察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发现心律失常,及时发现危险状况;
3.呼吸困难者需要吸氧;
4.烦躁不安、疼痛剧烈者可能注射吗啡止痛。
药物治疗
抗心肌缺血治疗
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或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绞痛发作,常用的药物如下:
1.硝酸酯类药物
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如效果不佳,改用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输液治疗。需注意随着药物剂量增加可能会出现头痛或低血压的副作用。
2.β受体拮抗剂
尽早使用该药,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肌缺血发作,预防心肌梗死发生。常用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
3.钙通道阻滞剂
如硝酸酯类药物及β受体拮抗剂用药后仍有胸痛、胸闷等不适症状,可选用此药,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
抗血小板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的目的是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主要使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P2Y12受体拮抗剂、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4.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药物是阿司匹林,如无出血等禁忌证都需服用阿司匹林。如有胃肠道出血或消化道溃疡病史,可用吲哚布芬替代阿司匹林。
5.如无高出血风险等禁忌证,都需在服阿司匹林的基础上使用P2Y12受体拮抗剂,常用氯吡格雷及替格瑞洛。
6.在我国,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选用替罗非班。
7.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主要包括西洛他唑和双嘧达莫。
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是常规治疗,根据治疗策略以及缺血、出血事件风险选择不同药物。使用的药物主要有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磺达肝癸钠和比伐卢定。
8.普通肝素使用后需监测激活部分凝血酶时间,调整药物剂量。
9.低分子量肝素比普通肝素效果更佳、使用更方便、副作用更小。常用依诺肝素、达肝素和那曲肝素等。
10.磺达肝癸钠是保守治疗出血风险增加时的首选抗凝药物。
11.比伐卢定多用于介入手术。
调脂治疗
尽早(24小时内)开始使用他汀类药物,有助于降低病死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ACEI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除外低血压或肾衰竭等禁忌证后,需在24小时内使用ACEI药物治疗,可用ARB药物代替。
手术治疗
病情严重时需要采用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治疗。
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PCI术可以疏通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恢复心脏供血的重要方式。
2.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病情严重复杂者可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