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首选药需要根据病情决定,常用降压药物可归为五大类,有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不同种类药的作用机制不同。
1.利尿剂:常用的有氢氯噻嗪,安体舒通,托拉塞米,吲达帕胺片等,可降低高血压并发症如脑卒中和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痛风患者禁用。
2.β受体拮抗剂:常用的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普萘洛尔等。其中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用于各种程度的原发性高血压,可作为抗高血压的首选药单独应用,也可与其他抗高血压药合用。对心输出量及肾素活性偏高者疗效较好,高血压伴有心绞痛、偏头痛、焦虑症等选用β受体阻断药较为合适。
3.钙通道阻滞剂:常用的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贝尼地平等,是最常用的降压药。降压疗效和幅度相对较强。其中硝苯地平对轻、中、重度高血压均有降压作用,亦适用于合并有心绞痛或肾脏疾病、糖尿病、哮喘、高脂血症及恶性高血压患者。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培哚普利等。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而且具有器官保护作用,对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及一些伴发疾病有良好治疗效果。该类药物亦作为伴有糖尿病、左心室肥厚、左心功能障碍及急性心肌梗死的高血压患者的首选药物。缺点是可能引起咳嗽。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常用的有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氯沙坦等,降压作用起效缓慢,但持久而平稳。治疗对象基本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同,优点是对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出现咳嗽的患者可以换用此类药物。此类药物引起咳嗽的可能性小。
除上述五大类主要降压药物外,在降压发展历史上还有一些药物,包括交感神经抑制剂,例如利血平、可乐定;直接血管扩张剂,例如肼屈嗪;α1受体拮抗剂,例如哌唑嗪、特拉唑嗪,曾多年用于临床并有一定降压疗效,因有一定副作用,目前不主张单独使用,但可用于复方制剂或联合使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