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的中医辨证,要根据病情症状、舌苔脉象的不同对症治疗。痛经中医辨证分为几个类型:第一个是气滞血瘀型,对于这一类型的痛经,以疏肝理气、化瘀止痛为主,并配合相关的药物,比如像加味逍遥丸、疏肝止痛散这些药物治疗。第二个就是寒凝胞宫这种类型的痛经,又分为阳虚、内寒和肝郁、寒凝所造成的两种病因,阳虚内寒要以温经、暖宫、化瘀止痛为主,寒凝气滞的要以温经、散寒、理气、止痛为主,散寒的中药代表的方子就是艾附暖宫丸。第三种类型是湿热下注型,湿热下注型痛经,治疗上一般以清热、除湿、化瘀、止痛为主,临床可以采用四妙散加元胡止痛颗粒治疗。第四个是气血亏虚型的,对于这一类的痛经,一般临床上要益气、养血、止痛,可以用乌鸡白凤丸治疗这一类型的痛经。第五个就是肝肾亏虚型的痛经。肝肾亏虚型的痛经,临床上一定要补益肝肾,活血止痛治疗痛经。对于这一类型的痛经,一般用六味地黄丸和元胡止痛颗粒两种药物配合治疗。